DB61∕T 1838-2024 易腐果蔬废弃物肥料化利用技术规程(陕西省)

ID

2F0FCA536ACB4BA9BBCD51D0A0CF54A1

文件大小(MB)

0.72

页数:

8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9/3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DB61/T 1838—2024,I,目 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基本要求.2,5 收集运输.2,6 负载营养微生物菌剂制备..2,7 剔除杂物.2,8 填料3,9 发酵3,10 肥料生产 3,11 肥料施用 3,12 肥料施用效果评价..4,DB61/T 1838—2024,I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任务,本文件由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外事学院、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西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科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博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祥、孙喜军、莫海珍、何明儒、李俊、宋喜芳、杨博、李欢欢、常小箭、陈,庞佳,本文件由陕西科技大学负责解释,本文件为首次发布,联系方式如下:,单位:陕西科技大学,电话:029-86168315,地址:西安市未央区学府中路6号,邮编:710021,DB61/T 1838—2024,1,易腐果蔬废弃物肥料化利用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易腐果蔬废弃物肥料化利用基本要求、收集运输、负载营养微生物菌剂制备、剔除杂,物、填料、发酵、肥料生产、肥料施用和肥料施用效果评价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蔬菜尾菜、残次水果废弃物肥料化利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T 17419 含有机质叶面肥料,GB 20287 农用微生物菌剂,GB/T 41727 农用微生物菌剂功能评价技术规程,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525 有机肥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易腐果蔬废弃物perishable fruit and vegetable wastes,蔬菜和水果在生产、采收、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产生的蔬菜尾菜和残次水果,3.2,蔬菜尾菜vegetable wastes,蔬菜在生产、采收、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废弃部分,3.3,残次水果defective fruits,生产、采收、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产生的非商品水果,DB61/T 1838—2024,2,3.4,肥料化利用fertilizer utilization,通过发酵、堆肥等措施,将易腐果蔬废弃物转变成具有一定肥力、以提供植物养分为主要功效的叶,面肥、水溶肥、有机肥料的过程,3.5,负载营养微生物菌剂microbial agents loaded with nutrients,携带营养物质,能够保持生物活性,具有纤维素酶、淀粉酶活力高的细菌、酵母菌、霉菌等菌剂的,复配制剂,4 基本要求,4.1 场地选择,4.1.1 应靠近蔬菜和水果的采收、加工或储存集中区,并经硬化处理,4.1.2 具备水、电、动力等基础设施条件及防风、防雨、通风和排水条件,4.1.3 场地环境应符合GB 12348 和GB 3095 的规定,4.2 发酵容器,发酵容器应具有良好的保温、加热、通(排)气设施,并配备自动上料、固液分离、发酵液排放、,发酵残渣排放等装置;发酵容器应内壁光滑,无死角;容器大小应与周边易腐果蔬废弃物的处理量相匹,配,5 收集运输,5.1 收集,应合理安排收集运输的生产布局、作业时间、作业流程及劳动力和收集运输设备。收集时不得与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混合,5.2 运输,应密闭化运输,不应滴漏、撒落,不应造成空气污染,6 负载营养微生物菌剂制备,将糯米洗净、浸泡至无硬心、沥水蒸熟、冷却至室温,按照糯米质量的5 %~10 %的量加入具有高,活力纤维素酶、淀粉酶特性的细菌、酵母菌、霉菌等微生物复合菌种,28 ℃~30 ℃条件下培养8 h~12,h,备用,7 剔除杂物,易腐果蔬废弃物加工前应剔除砂砾、泥土、残膜及其它不易腐解的杂物,DB61/T 1838—2024,3,8 填料,8.1 调节碳氮比、加负载营养微生物菌剂,调节易腐果蔬废弃混合物碳氮比为25:1~30:1;而后按照混合物质量分数的1 %~2 %均匀加入负载,营养微生物菌剂。负载营养微生物菌剂应符合GB 20287的规定,8.2 加料,将混合物加入发酵容器中,操作时不应滴漏、洒落,9 发酵,9.1 加温,加热混合物至30 ℃~35 ℃,9.2 固液分离,经好氧、兼性厌氧、厌氧等方式发酵产生发酵汁液,每隔24 h分离排放发酵液,收集贮存。发酵液,收集贮存容器的大小、形状、口径以方便使用为宜,9.3 二次发酵,将固液分离后发酵容器内剩余物在密闭常温条件下中进行二次发酵,9.4 补料,随着发酵过程进行和发酵容器中混合物减量,可循环加料,保持连续发酵。连续发酵阶段可不加菌,剂,9.5 清除发酵残渣,待发酵残渣充满发酵容器的2/3或发酵液自动分离效率下降影响发酵时,清除发酵残渣,10 肥料生产,10.1 叶面肥或水溶肥生产,将经二次发酵产生的发酵液采用真空浓缩或添加富含有机质的有机物料,调配至有机质含量大于,10 %,添加适量的可溶性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制成平衡型、高氮型、高钾型、高微量元素型有机,叶面肥或水溶肥。肥料质量应符合GB/T 174……

……